第六十一章-迪拜,纸醉金迷亦或是汗与泪

当迪拜建起一座座空调打到最大的摩天大楼时,那些将大楼建起的人们却并没有太多机会享受空调的清凉。40度高温下,他们工作14个小时。

1

准备开始写这篇关于迪拜的文章时,我们已经来这里四天了。可我双眼凝视屏幕,思考许久写不出一个字来。或许这就是穿梭于千篇一律的大百货商场的苍白感吧。

沙漠中召唤出一座布满摩天大楼的城,迪拜有它的过人之处。刚在约旦待了两个星期的我们,迪拜给我们的冲击更加巨大。如果从深圳飞来这里,对它的第一印象或许不同。

在飞机上尚可看到片片黄沙,从飞机场自己开车出来,环顾四周,全然没有尘土飞扬。取而代之的,是铺盖平整的高速公路,和道路旁干干净净的小房子。这一切和出约旦安曼机场后的所见太不相同。

我们在迪拜看到的所有,没有什么超过几十年历史的。1968年,英国决定结束在现在阿联酋地区的统治(那时叫Trucial States,也就是“休战的领地”的意思)。1971年,在Sheikh Zayed的组织下,由7个酋长国联合组成的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面积最大、石油量最多的阿布扎比(Abu Dhabi)为首都,而迪拜慢慢成为了金融与贸易中心、旅游胜地,以及人口最多的酋长国。其余五个酋长国和这两个比起来只是小喽啰。掐指算算,这个国家成立到现在也才46年。

DSC09961

关于迪拜的种种传言流传已久,现在亲临其中,发现许多事情真是那么一回事儿。说起大购物商场,世界上没有太多城市可以和迪拜比肩。我和老何在里头溜达再久,也搞不清楚东南西北。Mall of the Emirates有7900个停车位,Dubai Mall有14000个停车位,可见它们的容量有多么大。

Emirates和Dubai这两个Mall里的杰出代表,它们各有除了商店和餐厅之外的“杀手锏”。在Mall of the Emirates里有个室内滑雪场,我们没进去,只能在外头趴在玻璃上看看里头的样子。冰天雪地里,小朋友们个个穿得严严实实,挤成一团听教练的指示。再往里面的样子我们看不到了,但从网上的照片可看到一个大雪坡,还像模像样的可以坐滑雪缆车上去。

ski-dubai1

▲ 图片来自网络

Dubai Mall才是真正的庞然大物,指示牌就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块大板子。Mall of the Emirates有滑雪场,Dubai Mall也不甘示弱,建了个水族馆。水族馆整整占了三层,从Ground Floor的地板一直延伸到二楼的天花板,一个巨大的波浪形水缸割据了大片空间。清澈的蓝色里,大大小小的鱼来回游动。最有特点的定是魔鬼鱼了,它们身上的大扇子浮上浮下。除了魔鬼鱼和众多小不点鱼,水里还暗藏着鲨鱼呢。不过它们应该没有伤害性,因为水里还有潜水员。潜水员在那儿做什么?资本主义的世界呀,他们举着横幅打广告呢!我和老何看着这些被装在商场里的海底生物,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浮潜的时光。

DSC00069

总的来说,在Dubai Mall里,基本所有欧美知名品牌都能找到。时隔多年,在迪拜见到各式以为英国本土才能找到的品牌,好是亲切。就连这里头的超市,也是英国的Waitrose。

衣服的价格我们没仔细和其它地方的比较,但商场里食物可真是贵。如果不看后面的单位,数字就跟中国一线城市的差不多。只是,阿联酋迪拉姆价值是人民币的1.8倍呀。本来我和老何已期待来迪拜胡吃海喝多日,但刚吃了一顿饭后,便商量起要去哪里买泡面。

走在迪拜各个商场的繁华里,我心想着,在这里有再多的钱也有处可花啊。

DSC09927

来这些Mall前,我还怀疑这么大的地方,里头会不会很空。一进去我发现我多虑了,几乎每个角落都贴着人。不过,感觉来躲避外头酷热的多,真正买东西的少。手里拎大包小包的人没见几个。

迪拜包罗万象的百货商场看着有些浮夸,其实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现已是十月份,白天外头温度还能飙升到40度。老何只需在室外待5分钟,帽子便湿了一半,头发在滴水,衣服跟刚从泳池出来一样,连手背都湿润了。这样的天气,迪拜大半年都是如此,人们也就只能浸泡在冷气十足的商场里了。

从晚上六点开始,Dubai Mall外有喷泉表演。只有等到天渐渐黑起来,室外才能见到些人。等待喷泉表演开始时,白天空荡荡的水池旁围满了人。音乐响起,喷泉随之舞动。几十条水柱一齐直冲上天,然后落下;再上天,再落下。音乐与水柱相辅相伴,就和芭蕾舞演员在台上表演一样。几分钟的演出一结束,大家马上又推搡着回到商场里去了。还是有空调的地方舒服啊!

DSC00116

就在Dubai Mall旁边,是哈里发塔(Burj Khalifa),又称迪拜塔(Burj Dubai)。它高829.8米,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像个火箭,越到上面越窄,最高的地方只是一根细细的天线而已。或许是因为这下宽上窄的结构,站在塔下面往上看并没觉得它十分盛气凌人。虽然高,倒也蛮轻盈的。

DSC09946

我跟老何以为哈利法塔的入口在外面,从迪拜购物商场出来,走入“大蒸炉”里。围着塔绕了一大圈,全身都湿透了,几个修草工人却告诉我们,这边是私人用地,入塔的进口在迪拜购物商城里面。我们只得再原路返回。不过,这一绕我们又看到了好多新的建筑。尤其有一栋正在建的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完完全全是新加坡金沙酒店的翻版,只是小了一号。

DSC00015

Marina-Bay-Sands-3

▲ 新加坡与迪拜的对比(新加坡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一心要把自己打造成高楼林立的超级现代化城市,迪拜和新加坡有它们的相似之处。但对标新加坡,迪拜只能算个二等学生。新加坡有太多的建筑可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从外观设计到内部装修都有着极高的审美。在新加坡时,我常因为一栋高楼留步,仰望许久,不断赞叹。

迪拜虽然也把高楼建起来了,但和新加坡比还是有些小家子气。单独拎一栋出来看看,好多并没什么美感。就算同样是百货商场,迪拜的虽然很大很大,也绞尽脑汁弄了好多噱头,但设计上还是差了那么点。土豪土豪,也只能是土豪了。

进哈利法塔要买门票,票分好几种。上到124+125层的普通时间票是125迪拉姆(约225人民币),这也是我们的选择。如果买黄金时间(下午五点到六点半)的票,价格贵一点。如果要上到148层,得付两倍有多的钱。

就算现在迪拜已把摩天大楼作为自己的名片,它的城市建设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迪拜的高楼多,正在建的高楼更多,已经烂尾的也不少。整个城市就是个巨型建筑工地。从哈利法塔的125层往下看,除了几簇高楼群,其余都是平整且低矮的房屋,或者只是一片黄土地而已。

DSC00060

DSC00027

说起迪拜的建设,EMAAR这个公司举足轻重。从我们住的三星酒店,到无所不包的迪拜百货商场,到世界第一的哈利法塔,再到成片仍在建设中的地产,全都打着EMAAR的名字。透过哈利法的玻璃,我们所看到的简直就是EMAAR的帝国。

原以为EMAAR这样的公司肯定是酋长的家族企业,上网一查却发现,它的创始人Mohamed Alabbar出身平凡,爸爸是独桅帆船的船长。Alabbar拿着政府奖学金去美国读完书后,在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时间。看他的简历看到这里,我们找到了迪拜与新加坡相似背后的一些原因了。后来,Alabbar成为了迪拜酋长的首席经济顾问。我们今天看到迪拜的面貌,和Alabbar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5.pic_hd

▲ 我们对迪拜住的酒店十分满意

由于迪拜以及整个阿联酋的空气都不好,远一点的建筑群是被包裹在一团团尘雾里的。看着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城市,过不了多久,会有一只哥斯拉从里头走出来。

本来只是坐电梯上来就价格不菲了,到了观景台他们还不停想方设法从我们口袋里掏钱。看到迪拜全景前就被拍了两次照片,然后用粗劣的PS技术把我们放在哈利法塔前,打印出一张照片,竟然要卖225迪拉姆,也就是406人民币。哪怕之前已估计会漫天要价,但这个狮子大开口还是让我吓得差点掉了下巴。

虽然说起中东的海湾国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石油石油还是石油,但现在石油仅占迪拜GDP的2%而已。石油在阿联酋被发现时,迪拜的油远远少于阿布扎比。预测显示,阿联酋的石油储量约980亿桶,这其中有920亿桶来自阿布扎比。不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迪拜仍靠着石油带来的财富大力投入城市基础建设,把这个原本的沙漠小村庄彻底改头换面。直到1990,石油仍占GDP的24%。到了2004年,占比掉落到7%。如今,几乎可忽略不计。

DSC00134

就算整个阿联酋的石油储量排世界第七,阿布扎比和迪拜都不断推动着经济多样性。石油总有挖完的一天,这一点酋长们再清楚不过了。对于迪拜而言,除了欣欣向荣的旅游业,贸易也是它的命脉。

早在石油还没被发现的19世纪末,酋长Maktoum Bin Hasher Al Maktoum就为外来商人推出了免税政策。那时候,迪拜以出口珍珠、贝壳和干鱼为主。进口的商品包括伊拉克来的枣子,印度来的米饭和糖,还有东非来的木头和甘蔗。

DSC00228

如今,迪拜大量进口汽车、电子产品、机械、食物等;出口枣子、干鱼、水泥、电缆等。除此之外,加工再出口也是迪拜的重要产业。

在1985年,迪拜已建立了自由贸易区Jebel Ali Free Trade Zone。在这里,外资独资公司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所得税,没有货币限制等等。从成立时的19个公司,现在这里已有约6000个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公司。

2

人们说,在阿联酋,人可分为这三等。阿联酋当地人,来自欧美的外派人员,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劳工。

约占人口总数20%的阿联酋当地人是人中龙凤,实实在在的一等公民;拿欧美护照的略差一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也是人口占比最多的,是皮肤黝黑的南亚和东南亚人。这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占了一大半,孟加拉国和菲律宾人也不少。建筑工地上几乎都是印巴人,而在服务行业,则清一色的东南亚面孔。这些亚洲工人,在迪拜占人口总数的70%之多。

是的,每个国家与社会都有阶层,越是发展落后的国家越是如此。但即便是丹麦挪威加拿大,也有穷人和富人。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把生活在国家里的大多数当“奴隶”用的,并不多。“奴隶”这个词的使用并非我的发明,对阿联酋的报道里,把印巴劳工的生存状态形容为“modern slavery”(现代的奴隶制)并不少。

DSC00461

仍在大兴土木的迪拜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这些建筑工人几乎全部来自南亚。他们离开家,带着一丝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希望。一落地迪拜机场,他们就被收了护照,从此以后什么时候能再回家,全都由老板说了算。

阿联酋的夏日是几乎无法忍受的,我们在十月份仍不愿离开空调房一步,在七八月份,五十度不是稀奇事。当迪拜建起一座座空调打到最大的摩天大楼时,那些将大楼建起的人们却并没有太多机会享受空调的清凉。40度高温下,他们工作14个小时。

工作结束,大巴把他们运到宿舍。宿舍在迪拜的郊区,大片空地上建些水泥房子即可。在这些类似集中营的地方,他们和阿联酋社会完全隔绝开来。等等,什么是阿联酋社会?他们不就是社会的大多数吗?

23B2512300000578-2859734-image-a-68_1417640573216

▲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过很多接送劳工的大巴,看得我满心的气愤。印度品牌的大巴破破旧旧,就跟刚从战区看出来的差不多。这大巴如果我们在尼泊尔看到并不会多想,但放在几乎没有外观破烂的车的迪拜,实在与周遭格格不入。大巴的窗户都是打开的,可见没有开空调。透过一个个窗户口,我能看到工人们黑乎乎的脸,每一个都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

2.pic_hd

迪拜不乏各式各样博眼球的工程项目,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岛屿棕榈岛也是其中之一。这里从地图上看比在岛里头好看。由于防护栏建得高,坐在车里看不到太多海。岛上已有几个奢华酒店和高级住宅。但和迪拜其它地方一样,许多东西仍在建设中。

在岛上,我们坐在空调呼呼的车里,看到了许许多多满脸写着“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工人们正搬着砖头和水泥。望着这清一色的汉子,我不禁为他们着急,单身汉们得去哪里找妹子哟。

南亚女人许多在阿联酋当保姆。她们的护照同样会被收走,主人对她们有绝对的控制权。

在阿联酋,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建筑工人也好,办公室白领也罢,你护照上的国籍,就已经决定了你的收入所得。一模一样的岗位,没什么区别的工作内容,阿联酋公民工资最高,欧美人也不少,最可怜的是亚洲外来劳工。这不是什么私下定的潜规则,不是只悄悄讨论拿不上台面的规定,而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制定规则者似乎也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丝毫没有一点脸红。

DSC00259

墨西哥人偷渡到美国后还能期盼着靠着下一代改变命运,或等着大赦那天得到一个美国的身份。可这些劳工们合法来到阿联酋,工作十年、二十年,在这里结婚生子,用双手把沙漠变成了现代建筑,仍拿不到任何身份。他们不可以,在当地出生的小孩也不可以。

3

迪拜的豪华酒店众多,这其中在中国最声名在外的要属帆船酒店(Burj Al-Arab)了。作为一个五星级酒店,它在各方传言的影响下,被打上了七星的名号。现在看中国旅行社的宣传文案,他们仍说帆船酒店是七星级的。

如果不在帆船酒店住,想要进去参观必须得在里面的餐厅吃东西,开入酒店时会有保安一个一个查名字。这里的餐厅每个都价格不菲,我们选了个比较便宜的欧式自助餐。后来我们发现,免费溜进去也有个不太道德的办法,那就是定了餐后到里面不吃。我们定的那家自助餐厅,预定时不需要绑信用卡也不需要提前支付。

帆船酒店并不大。从远处看,立在海里的它还真有那么点像破风逐浪的风帆,昂头挺胸,意气风发。走近了看,它变成了肥肥鼓鼓的蓝白胖子。

DSC00428

进入久闻其名的帆船酒店,我失望不已。装修虽然用了不少心思,但只是尽显土豪气息,全然没有高雅的美感。阿联酋缺水,或许是缺什么补什么才更能彰显财大气粗吧,迪拜特别喜欢用水作为装饰。帆船酒店也不例外。首先迎接客人的是个“跳舞”的水池,一条条水柱化身鱼儿,从左边跳到右边,再从右边跳到左边。

坐着两旁是水族馆的扶手电梯往上一层,才能看清酒店内部。一仰头,一眼就看到酒店的最上层了,这个中庭特别的高。我想设计者应该是想创造出海底世界的感觉吧,墙面的颜色以蓝白为主,肥墩墩的大柱子则是金色的。

继续往酒店里面走,金色将一直伴随着我们。

DSC00420

我们这个自助餐厅价格较便宜,原因可能是它在一层,对比高层餐厅看不到全景。但我们既然已上过哈利法塔,不再眺望迪拜也没所谓。这个在海边的餐厅反倒是更合口味。

自助餐的味道还不错,但要不是因为它在帆船酒店里,我肯定不会花700人民币来这里吃一顿。看过了帆船酒店的内饰,我想我再有钱也不想花一万人民币在这里住上一晚。不过,或许我看到房间会改变主意吧,毕竟网上的评价清一色的五星好评。掏了这么多钱还能说值,那真得做到超一般的奢华才行。

DSC00302

DSC00332

比起帆船酒店,我们更喜欢就在它对面的Madinat Jumeira。Madinat Jumeira是个大型度假村,里面有三个酒店,有传统市场,有海边餐厅等等。和其它地方不同的是,Madinat Jumeira还原了一个古老阿拉伯村庄,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泥土色的阿拉伯式建筑。

同样是超五星级别,Madinat Jumeira里头的酒店价格只是帆船酒店的三分之一,但度假村里的面积要大得多,设计也更有情调。

DSC00806

DSC00822

我们来Madinat Jumeira的那个晚上,这里好像在做什么活动。一大群白人占领了度假村的各个角落。他们中女士都妆容厚重、着装性感,男男女女并肩而行相谈甚欢。走在他们中间,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欧洲。

看看我们身边人们,一身运动装的我和老何,就是拴马的佣人不小心闯入了国王的舞会。在取车的时候,我们租来的小福特更显格格不入。法拉利、奔驰、劳斯莱斯、路虎…… 把它团团围住。

迪拜的豪车虽然没有传闻中那样人手一辆,但数量绝对不少。在外头转悠一天,看到五辆以上劳斯莱斯不成问题;宾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兰博基尼……也一点都不难寻。总的来说,在迪拜如果看到我们的福特这样的小型车,十有八九玻璃上贴了个租车公司的名字。不过呢,在阿联酋买车比其它地方便宜太多,好车拥有率高也就不奇怪了。再不过呢,还是得钱包鼓鼓囊囊才行。

DSC00757

4

阿联酋的历史短暂,说它是个文化沙漠不为过。不过,在这里也并非无文化和历史可寻。比如,在迪拜东边的Bur Dubai就是老城区。说老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也就追溯百来年的历史而已。

DSC00244

关于阿联酋和伊斯兰的文化推广,我极力推荐Sheikh Mohammed Centre for Cultural Understanding。这个非营利组织在迪拜有很多活动,包括带有讲解的清真寺参观、一起享用当地早、中、晚餐、阿联酋文化讲解等等。

由于我发现他们的网站有些晚,要提前预定的活动没位置了,只去了Jumeirah清真寺的参观。

DSC00517

清真寺的讲解人员穿一身黑衣,头包黑头巾。她不仅英语达母语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极高。在这个穆斯林等于恐怖分子的年代,她身兼把伊斯兰和平与友善的一面传递给世界友人的重任。

讲解人员告诉我们,穆斯林相信每个人左右两边各站一个天使,一个记录他/她做的好事,另一个记录他/她做的坏事。她还说,穆斯林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其中包括男女平等。穆斯林每年要从自己的2.5%的储蓄,捐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我问起穆斯林的圣战(Jihad)时,她给了我这样的回答。Jihad这个词的原意并不是圣战(Holy War),而是努力、奋斗与坚毅的意思,是个非常正面的词语,和武力斗争的关系并不大。当面临外敌入侵,个人生存受到威胁时,穆斯林应该保卫自己,仅此而已。曾经,很多人还喜欢给自己的孩子取名Jihad,但由于近些年来西方对这个词的误解,极少人会再给孩子取这个名字了。

DSC00532

听了她的讲解,又看了看网上的信息后,我想起了英国宗教课上对Jihad的定义,那简直是个巨大的笑话。

讲起那些穆斯林把自己做成炸弹既可进天堂的传言,讲解人员道:“他们不可能上天堂,他们铁定下地狱。在伊斯兰里没有这种说法。反之,《古兰经》里提到,你杀了一个人,你就杀了全人类。”

听她说着伊斯拉推崇的善,我想起了那些印巴劳工,想起了伊朗宗教革命,想起了沙特阿拉伯的女人。真正做恶的不是宗教,而是人。不过,如果把宗教看作一种引人向善的手段,许多时候它是彻底失败的。而将宗教化做统治与压迫的一种方式时,它这个武器倒是十分有效。

DSC00595

5

经过多年的努力,迪拜已整形成功,在市中心人们已找不到它当年沙漠小村庄的样子。不过,只需几十分钟的车程,便能离开市区,进入大漠。

冲沙是迪拜著名的游玩项目,老何的爸爸上次来迪拜也冲了沙。“你们记得去冲沙”,他在微信提醒我们。

但特别害怕坐过山车的我,一想到要冲上几米、十几米的沙丘,再脚踩油门一冲而下,就不想去了。直到,我们在超市里遇上几个重庆大姐。

说来也巧,她们在Waitrose的阿拉伯点心区买当地小食的时候,我们也在旁边转悠。由于无法跟装点心的工作人员沟通,她们请我们帮忙。那时只是我们来迪拜第二天,而她们当晚就要回去了。于是我们向她们请教有什么地方推荐。别的没说,她们推荐了冲沙,且直说并不可怕。既然这些大姐不怕,我想我也没问题。

通过这次短暂的交流,除了让我们决定去冲沙,更大的收获是,大姐说到重庆玩时可以带我们吃火锅。

迪拜的冲沙公司很多,仔细研究一下它们的行程,每个都一模一样。下午3点半左右来酒店接,开一个多小时到沙漠冲沙,晚餐是烧烤自助餐,吃自助餐的地方可以骑骆驼、画汉娜手绘,吃饭的时候还有肚皮舞等表演。

虽然行程无异,价格差别不小。从135迪拉姆到300迪拉姆的都有。既然从行程到网站设计这些公司都没什么本质的差别,我们便选了个便宜且TripAdvisor评价较好的。我们的团150迪拉姆(约270人民币),想想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能吃吃喝喝玩玩,还挺划算的。

来接我们的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司机和他的丰田越野车,车子开了二十几万公里还是崭新的。车子里的7个座位都填满了,我们俩、来自巴塞罗那的夫妇以及住在澳大利亚的印度一家三口。

老何原本坐了个副驾驶的好位置,结果印度人一家都肥肥胖胖的,三个人挤不进后座,老何就被换到后面去了。看着他藏在小角落的样子,实在有点可怜。

DSC00618

巴塞罗那夫妇是中国的狂热粉丝,他们已经去过中国7次,这次玩完迪拜又要飞中国,去云南转一圈。我为什么说他们来自巴塞罗那,而不说西班牙呢,因为据我推测,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西班牙人。

最近新闻上频繁报道巴塞罗那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寻求独立的新闻,我们见着一对来自巴塞罗那的人也想问问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却说身在外不聊政治。不过,因他们对任何人都说自己来自巴塞罗那而不是西班牙,以及讲起皇马球员的厌恶,我推测他们是支持独立的。

司机全程没跟我们说过几句话,不过开车水平高超。我本以为冲沙会有我最讨厌的失重感,后来发现车子从沙堆上开下来的速度,并不足以让人失重。冲沙的刺激不在于从高往低的下降,而是上到顶端前的300度大转弯。这转得我们四处乱摇,黄沙四起。沙子扑打在车窗上,顿时眼前一片混沌。

DSC00645

“啊,哇,啊”,我忍不住大叫了一通后才发现,车里一片寂静。除了我,其他人都淡定无比。“哈哈哈,你好弱啊”,后座传来老何对我的嘲笑。瞄一眼身旁若无其事聊着天的巴塞罗那夫妇,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冲沙半小时,我就跟上了一趟超长过山车一样,头晕晕呼呼的。

“你头晕吗?” 我问老何。

“没有啊。”

“好吧。”

DSC00646

每一个公司,无一例外全用的是丰田越野车。冲沙结束后,数以百计的丰田排着长龙去自助餐厅,那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选来冲沙的日子时并没多想,还巧了,这天刚好中秋。我们坐在贝都因人式的席子上,头顶挂一轮圆月。自助餐厅的场子里一半都是中国人,冲沙是旅行社的常规活动。毫无预兆的,突然大喇叭里传来一个中国人的声音:“今天是中秋,祝大家中秋快乐。”

接着,王菲的《水调歌头》响起。

出来11个月了,我们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烈。

DSC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