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伊朗,沙漠绿洲里生长出的文明

以伊斯兰传入伊朗为分水岭,伊朗的历史可分为伊斯兰前和伊斯兰后两个时期。伊斯兰前有阿契美尼德王朝等令伊朗人骄傲得挺起胸脯的时期,伊斯兰到来后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伊朗建筑

山脉起伏、茫茫沙漠,这两种地貌占据伊朗国家版图的大片江山,也不断影响着伊朗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我们在伊朗的18天,去的城市不算多,除了Qom外,都是最经典的游客路线,但这些地方也确实是波斯文明集中表达的地方。

从北到南是:德黑兰(Tehran)、库姆(Qom)、卡尚(Kashan)、伊斯法罕(Esfahan)、Toudeshk小村庄、亚兹德(Yazd)、设拉子(Shiraz)。不过,最北的德黑兰和最南的设拉子也远不是国家的最北和最南,贯穿我们行程的地貌主线是在沙漠绿洲中如何生存,并创造文明。

800px-Iran_topo_en

在沙漠气候里建城,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避暑。伊朗的城市可以说是把避暑做到了极致。迪拜现在有空调强劲的百货商场,伊朗也有属于自己躲避酷暑的方式。我们一路上去的每个城市,都有细长弯曲的大巴扎,也就是传统市场。这些传统市场可长达好几公里,把市中心主要的建筑都串联起来。

这些大巴扎都是室内的,有一个连着一个的小圆顶,这种圆顶叫timcheh。有的timcheh雕刻华丽,有的也十分简单。这样的圆顶设计,可让空气更好地流通,有助于保持室内的凉爽。

大巴扎里什么都能找到,不过最多的我想还是地毯。五颜六色、一针一线勾勒精美、让灯光打得艳丽的地毯们呀,看着还真让人有些心动。除了地毯,各色生活用品、香料、衣物、厨具等等,堆满在店子外头的架子上,这些商品,一大部分来自中国。

DSC06311

DSC05288

DSC05261

除了圆顶巴扎,伊朗人还有个制造凉风的绝招,那就是风塔。想看风塔,亚兹德是最佳去处。在这个沙漠里生长出来的城市里,风塔遍地开花。在街上走一走,那个木质结构、上半部分带着孔、高高耸起的长条形,就是风塔了。

风塔一头在外,一头与室内连接,通过冷风下沉,热风上升的原理,把自然风灌进室内。风塔建得越高,风也就越大。在风塔的出风口站一站,真能感觉到冷丝丝的风打在身上和脸上。有时风塔还与一个小圆顶相连,它便是古时每个城镇都有的蓄水池了。蓄水池挖得极深,从地上的入口往里头探望,只见级级楼梯伸向一个暗黑的洞,洞深不见底,洞内阴凉得有些阴森。沙漠中的蓄水池保持清凉很重要,聪明的伊朗人靠挖得深、用圆顶、连风塔来实现。

bagh e dolat abad

bagh e dolat abad5

bagh e dolat abad4

风塔虽然好用,可并非家家有。但每家每户外墙都抹一层混有稻草的土坯,这样既隔热又保暖,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和窑洞有几分相似。

除了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上伊朗的房子同样因气候而建。要看保存良好的传统宅邸,卡尚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很多老房子改成了酒店或餐厅,部分当地富商的大房子则开放参观,也有影视剧在里头拍摄。

和许多伊朗城市一样,卡尚老城里满是蜿蜒曲折的小径。小径两旁尽是土坯高墙,你看不见也猜不到墙后是什么。如果找到了钻到墙那一头的小道,那眼前又是另一番天地。很多时候这个小道是深而陡通往地下的楼梯,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口子,并不好找。

DSC05860

▲ 卡尚竟没找到小径照,拿亚兹德的来充数

来到墙内,里面会有一个开阔的四方形庭院,庭院中央是灌了水的池子,围着池子有石榴树这种适合干旱气候生长的植物。在庭院四周,就是功能各异的房间和厅房了。要走到这被高墙围起的庭院里,通常我们已经下了好长的台阶,所处位置比外面的道路要低很多。有时候,这仍不是房屋的最低处,从庭院还能通往更深的空间。之所以要把房子往地下挖,一是为了降温,二是在挖土的过程也产生了建房子的原材料,一举两得。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DSC04685 copy

除了传统的房屋,伊朗最值得一看的,不用说自然是清真寺了。波斯风格的清真寺独特、易识别且风格统一,去了这么些城市的清真寺,除了个别几个外,其它的样子都很像。像到我照了照片回到酒店就赶紧导出来,放在不同文件夹里分好类,要不然过几天可能照片和名字就对不上号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特别精美、表面贴满马赛克的清真寺,很多来自萨菲王朝(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正是在这个王朝,什叶派伊斯兰教成为伊朗的国教。当然,在伊朗各个城市里也不乏萨菲王朝之前和之后的清真寺,比如出镜颇多的莫克清真寺(又称粉红清真寺)就建于卡扎尔王朝时期,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是在不同时期不断建设和改造的产物。

 

DSC04979

DSC06205

DSC05153

DSC06333

波斯风格的清真寺很好认,仰望它们十几天,厚着脸皮说,化成碎片我觉得我能认得出。从结构和外形上看,它们并不繁杂,但很大气,基本仅由几个形状重复出现。在这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尖顶拱门这个形状,我与老何又亲切地称其为“栗子头”。想象一个下圆顶尖的小栗子,就是波斯风格清真寺里反复出现的形状了。这个形状下宽上窄,象征着万物最终归于一点,那就是真主安拉。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万物都始于安拉。除了清真寺,伊朗许多其它建筑里也经常运用这个形状,比如伊斯法罕的三十三孔桥。

DSC05144

DSC04938

除了栗子们,波斯风格的清真寺里必有伊万(iwan)。换句话说,就是用一个大方框,套住一个栗子头的门。这个门高高大大、有一定的厚度,要不通往庭院,要不通往祈祷室。一个清真寺里有一个至好几个数量不等的伊万。

DSC05663

▲ 伊万

找到清真寺里最重要的礼拜堂很简单,认准那个大圆顶就是了。不过,也并不是所有清真寺都有圆顶,比如粉红清真寺。波斯风格的圆顶和阿拉伯世界看到的形状并不相同,伊朗的有的成鸡蛋形,有的像半个人脑袋,而我们在约旦和阿联酋看到的圆顶更平,弧度更小。当然,我这里说的阿拉伯只是泛指个大概,阿布达比的谢赫·扎耶德清真寺的圆顶也像鸡蛋,伊拉克也有许多波斯建筑。太多阿拉伯国家我也没去过,仅根据我所见,做一个粗略的对照。

DSC05213

DSC07134

▲ 伊朗(上图,伊斯法罕)与约旦(下图)清真寺的对比

说完形状和结构,再来看看波斯风格清真寺的装饰吧。与简单的结构对应的,是繁复的墙面装饰。这些花纹常由马赛克贴成,密密麻麻、不断重复,一丁点空白的缝隙都不留。马赛克拼贴的图案大多数情况下无非是这两个主题:象征天堂的花草树木,以及安拉的名字,或是其它可兰经里的字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语言就有这么个好处,字母形状优美、可塑性高,将字母们变成绘画般的装饰毫无违和感。

马赛克的颜色以蓝和黄为主,一个伊斯兰学者告诉我们,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太阳和光芒。从视觉上欣赏,它们的搭配也十分和谐。在蓝、黄之外也有例外,比如粉红清真寺就将粉红色做为主色调。

masjed e jameh 3

DSC05033

DSC06158

最后,不得不提伊万的天花上像钟乳石一样的立体雕刻。与2D的马赛克和绘画不同,它们是3D的。它们从伊万的顶端垂落下来,一条接着一条,一朵扯着一朵,铺展开来,排满整个栗子形状的空间。

DSC06147

这些清真寺们集全民之财建设,至今除了依旧为信徒提供祷告的场所外,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窥其貌。说实话,以伊朗如今的世界形象,它的游客数量远超我的想象,这和悠久的历史与数量众多的清真寺不无关系。

DSC06373

伊朗人

伊朗人热情的问候应该没有哪个游客逃得开。

“嗨,你好啊!”

“你来自哪个国家?”

“欢迎来到伊朗。”

在伊朗随便一个城市晃悠一天,一定能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嘴里听到这几句话。

除了打招呼,伊朗人还很喜欢跟我们照相。没当过明星的我们特别不习惯,每次他们把我们叫过去,刚开始还以为是让我们帮他们拍照,后来才发现是邀请我们一起照。不论男女,他们见到外国人总是特别兴奋,咯咯咯笑个不停。

DSC04952

在伊斯法罕的时候,我们在街上遇见一个剃着圆寸的小哥。他说一口还算纯正的英语,告诉我们他正在服兵役,这几天刚好放假。在伊朗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用他的话说,“这是彻头彻尾地浪费时间。”

小哥闲来无事,一直跟我们走了四十多分钟。期间,他邀请我们去他家留宿,“这样你们就可以节约些住宿费了!” 跟兵哥哥才聊了没多久,就受到如此盛情邀约,我们很是感动。在其它国家,无亲无故的游客想跟当地人有些深入的交流都不太容易,在伊朗却随时随地都有人准备与我们长谈一番。

伊朗人不仅喜欢跟游客打招呼,互相之间也一下子就热络起来。根据我们的经验,每个带我们坐的士的当地人都能和司机聊上一路。他们在街上随便见到一个人,就能停止手头的事宜,叽叽呱呱好几分钟。

除了聊天,伊朗人还喜欢送我们东西。如果我们对街上小商小贩的物品产生好奇,他们有时候就让我们免费尝尝,尤其在地理偏僻、游客稀少的小村庄。比如在Toudeshk这个大概只有几百人的小村落里,一个做面包、卖面包的大叔大老远地把我们招呼过去。他给我们展示做面包的工厂,还送了我们一个有三个脸那么大的当地传统面包。

DSC05535

在设拉子,我们终于吃到了与期待相符的烤肉。在伊朗找到味道不赖的食物不难,但找到吃得畅快淋漓、咂嘴叫好的店,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这家烤肉店不仅肉多且香,一店子的工作人员和老板人都特别好。尤其一个看着最年轻的店员,他对我们好奇极了。不会说英语,他就捧着手机翻译软件跟我们聊天。一来一回的,我们在这小店里待了两个多小时才走。

要付钱时,老板把手机递给我们,屏幕上写着“be our guest”。在伊朗我们听过多次这个表达,意思就是“不用给钱了,我们请客”。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c1 preset

我们实在不好意思,一再坚持下老板才收了我们的钱。但后来又硬是把零头给退了回来,挡也挡不住。从烤肉店出来,我们胃里饱得狠,心里也鼓鼓胀胀。

在享受着伊朗人的热情与友好的同时,也不是一切都那么美好。伊朗人或许热情如火,但也有些人并不那么淳朴与诚实,尤其是经常和游客打交道的。其中我们最不喜欢的,是那些把游客当摇钱树、印钞机的人。他们总觉得外国人钱袋里有用不完的钱,多付一美金、两美金、三美金,都没什么,他们有钱嘛!

的士司机是最典型的代表。伊朗的计程车从不打表,价格都靠口头谈。当地人打的打得自如,上车前不事先说好价也不担心被骗。但我们游客确“如履薄冰”,每坐一趟的士都费尽唇舌。有些司机开价是实际价格的整整两倍,听了他们的数字我们掉头就走,连讲价的心情都没有了。

在伊朗我们大多住在当地人家,用Homestay这个网站订的,它和Airbnb是同类产品。原本我十分期待能与当地人一起吃住聊天,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把我们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除了到达和离开,能说上话的机会不多。

其中有一家确实是和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又因为他老是贪小便宜而并不那么愉快。比如一起在外吃饭的时候企图让我们多付钱,比如老是给我们推销地毯和周边性价比很低的旅游团。

每每提及价格问题,这位B先生总是说道:“只要3美金而已。” 或者类似的话。我们不赚美金,也不花美金,为什么总要把钱换算成美金企图以此显示价格之便宜。这或许能忽悠忽悠外国人,但在我们听来总是有些刺耳。在B先生家用一次洗衣机就要6美金,吃一顿顶多半饱的剩饭要4美金,我想他真是想钱想疯了。

说到伊朗人家,这一趟我们住了好几次,也算有一点大概的了解。伊朗人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很多,至少在成家前是这样。就算成家后,有些也仍然跟父母住在上下层,这样既有自己的空间,走动起来也很方便。

传统的伊朗房屋一般把厕所放在屋子外面,大的独栋房子更是如此。厕所基本是蹲厕,洗澡花洒就在马桶旁边,没有间隔,洗澡时弄得满地是水,厕所也湿漉漉的。

伊朗人的家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会有这个东西。那就是地毯了。伊朗的地毯铺子遍布大街小巷,同样大小的地毯价格也千差万别。最贵的是丝质手工地毯,掷下千金才能抱得大面积的地毯归,其它材质的、机器生产的,则便宜些。但由于伊朗人喜欢用地毯覆盖大部分的室内面积,地毯总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DSC04305

地毯虽然价格不菲,但确实是功能百变。传统的伊朗人家里,他们吃饭不用桌椅,铺一张塑料薄膜在地毯上,碗碟摆在薄膜上,盘腿坐在地毯上吃东西。

地毯不仅用来吃饭,它可用来打滚、午睡、谈天、当书桌、当坐垫等等。伊朗人家不需要床,床垫直接放在地毯上即可,跟日本的榻榻米类似。

DSC05592

但伊朗人家的干净程度跟日本就没得比了,从窗台到各处的边边角角,都藏着灰。本来大片地域是沙漠的伊朗灰就很多,他们打扫卫生仍不勤快。但伊朗人对进厕所必须换厕所专用拖鞋有着一种特别的执念,可拖鞋都旧得退了色、缺了角,脏脏兮兮的,看着让人实在不想伸脚进去。

如今的伊朗,自我封锁与外部制裁影响深入。房屋老旧,人们虽然热情,但很多时候并不专业与职业。虽然现在的伊朗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但做为一个文明古国,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仍十分强烈。

“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奴隶制的王朝。” B先生满脸透着骄傲说。

阿契美尼德王朝又称波斯第一帝国,时间约为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330年,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庞大的帝国。鼎盛时期,西至东欧的巴尔干半岛,东至印度河。

DSC05928

DSC06007

“我们的帝国可比罗马帝国早了几百年。” B先生不断强调道。

从帝国的面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罗马帝国到蒙古帝国,个个不输给波斯帝国。但波斯帝国时期的开放在后来欧亚大陆的帝国里,却并不多见。比如,保留至今的波斯帝国古城“波斯波利斯”并非奴隶建成,而是收取薪水的工人建造起来的。据说,在工人里面还有女人。再比如,波斯国王将自己称为“国王的国王”,给予属地很大的自治权,他们成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后,仍保留着自己的国王和传统。

因为这些成就,直至今日伊朗人说起古历史津津乐道。到了公元7世纪中期,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波斯历史和文化进程,那就是伊斯兰的“入侵”。是的,很多当地人就是用的“入侵”这个词。他们把伊斯兰看做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强行入侵。要说伊朗人最讨厌什么,那应该就是好多人以为他们是阿拉伯人了。

以伊斯兰传入伊朗为分水岭,伊朗的历史可分为伊斯兰前和伊斯兰后两个时期。伊斯兰前有阿契美尼德王朝等令伊朗人骄傲得挺起胸脯的时期,伊斯兰到来后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伊朗最吸引人的古迹清一色基本都是伊斯兰清真寺和圣殿,伊朗的文字用的也是阿拉伯字母。噢不,这么说不准确,波斯字母在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还加了4个自己独有的字母。但说到底,伊朗现在用的字母就是从阿拉伯传入,以及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但跟伊朗人说起这个,他们并不爱听。

DSC05958

“我们现在仍然能读900年前的诗歌!” 这是B先生说起的另一个事情。

被阿拉伯国家环绕,信仰伊斯兰教,伊朗仍然传承自己的语言至今也实属不易。这波斯语言的保留,还得感谢一个叫菲尔多西的诗人。在他生活的年代,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已经300多年了,波斯的方方面面都在阿拉伯化,这也包括语言。而菲尔多西在民族史诗《王书》中,尽量只使用波斯本地的词汇和语句,也因此帮助保留下来了更为纯正的波斯语。

从很多方面,伊朗和中国都有着相似之处。只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因为改革开放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伊朗的近几十年苦难重重。希望在未来,伊朗也能迎来更大的发展与变革。

结语

伊朗大概是进入中东以来我最期待的目的地了,做为我们旅程的最后一个站,我焦急地想要快点和它亲近,幻想着它成为全程的高潮和完美的句点。

最终,伊朗有它的惊喜,也有因景点维护不到位等带来的许些失望。同时,面对庞大的历史、错综复杂的文化、看不懂的文字、听不明白的语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滋生在我身体里。不禁再次感叹说过多次的话:“语言不通,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好难!”

DSC05336